Home 新聞中心
05
2021/Jan
品種新聞

戀上尤加利

提到尤加利,您會想到甚麼呢?具有抑菌防螨,舒緩呼吸的芳療精油、或是圓滾滾毛茸茸的無尾熊?是的,提到尤加利,我們一點都不陌生,它的名字總是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。
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尤加利大約有700多種,而其中有絕大多數都原生於澳洲。少數則原生於新幾內亞、印尼等熱帶雨林區。
以前對台灣種植尤加利的印象,不外乎大葉桉、檸檬桉等高大樹種。由於這類的尤加利生長快速,五年即可成材,是林木產業經濟樹種之一。近幾年,歐美園藝界開始選拔出樹型、葉形都極具觀賞價值的尤加利,也讓尤加利從經濟樹種,搖身變身為園藝新寵。有些品種因為枝條、葉形優美,因此也被花藝設計師們用來作為花藝設計素材。而尤加利切花經適當乾燥後,葉片顏色、枝條型態變化甚小,因此也成為現今流行的乾燥花素材之一。
這裡就介紹一些目前常用於園藝用途的尤加利品種,讓我們可以更瞭解如何選擇品種,以及它們該如何照顧喔。


 
 

銀葉桉-藍寶貝

藍寶貝盆栽

多花桉-大圓葉

多花桉大圓葉用於花藝設計(圖片來源 文華花苑)

加寧桉-藍冰

藍冰盆栽

銀葉桉Eucalyptus Pulverulenta
代表品種- 銀世界、藍寶貝
原產於澳洲東南部,屬於小喬木。它的莖葉呈現美麗的蠟質銀白色。葉片圓形或卵圓形。植株成熟後春或秋天來花。屬於芳香味較為濃厚的一個品種
與大部分的尤加利不同的是,它的成熟葉比較不會變成柳葉狀,並多年維持可愛的圓形或卵圓形葉。因為可以多年採收,這樣的特性對於切葉生產者較為有利。
由於分枝較少,而株型向外擴散,我們可欣賞到葉片層次分明的型態。是兼具庭園樹木、盆栽、花藝設計等多方面觀賞價值的品種
喜歡陽光及微酸性土壤,肥料適中即可。有個重點就是土壤排水性要好,但千萬不能讓植株失水喔


加寧桉 Eucalyptus gunnii spp.
代表品種: 藍冰
加寧桉-藍冰原生於澳洲東南外海的一座島上。生長快速,每年可以生長1-1.5公尺,若無刻意矮化,植株可以達到20公尺高,樹寬可達8公尺寬。在國外也被用於樹籬或做為防風林。成熟株大約在春夏季之間會來花。樹皮及葉片芳香味濃厚,因此它的精油會被用於芳香療法之中。
幼齡葉外觀為銀藍綠色卵圓形,像小冰滴一樣。成熟葉則會呈現柳葉狀。分枝多,從植株較底層的樹幹就開始分枝,每個分枝的長度都不長,因此樹形較為收攝,未刻意修剪,也會自然呈現漂亮的長三角形型態。因為這種極具魅力的外觀,在國外是很受歡迎的庭院樹種,而透過強修剪的方式,則可以一直維持它小喬木的外觀。它在國外也是很受歡迎的盆栽以及花藝設計及乾燥花素材。
喜歡陽光及排水良好的土地。若土壤過於黏重、排水不好,會明顯的影響它的生長。


多花桉Eucalyptus Polyanthemose
代表品種- polyanthemose
在台灣俗稱大圓葉的多花桉,因樹幹呈現紅色,因此在國外被暱稱為「紅盒子」。
原產於澳洲東部。屬於中小型樹種。是當地貓頭鷹棲居的樹種之一。
幼齡葉有明顯的葉炳、呈卵圓形粉綠色,主脈明顯,前4-6對葉對生,之後會逐漸變成互生。成熟葉為柳葉狀。通常植株高於50公分後,會逐漸從幼齡型態,慢慢轉為成熟型態。
在拉丁文中Poly- 有「多」的意思,anthemose-則代表「花」,通常7朵一穗,著生於枝梢,原產地10-11月開花(澳洲的春夏季節)。花季時會看到整株樹有滿滿的白花。
由於討喜的紅色樹幹,因此在歐美木材常被用於圍籬、枕木等用途。而帶有葉柄的卵圓形幼齡葉枝條,則是很好的花藝設計素材。
多花桉耐旱能力較佳,但相對的於旱季時生長速度會減緩。

小葉桉Eucalyptus Parvula
代表品種- Parvula
在台灣俗稱小尖葉的品種,其拉丁名Parvula就是「非常小」。原生於澳洲東南部較為濕冷的地區,因為受到當地放牧業的影響,它還被列為當地生態脆弱物種之一。在原生地花期是1-3月(澳洲的夏至秋季)
成熟株的高度大概可達10-15公尺,屬於中小型樹種。枝條從樹幹較底部就開始分枝,樹型優美,常被用於庭園樹。
幼齡葉及成熟葉時常混生在一起,因此我們常看到小葉桉即使在苗期,葉片樣貌就很多樣,從細短尖狀、卵圓尖狀,橢圓狀都有。也常常讓切花生產者感到困擾,認為品種「不純」。葉形多樣也算是小葉桉的特色之一了。


結語
以上所介紹的品種均已引進台灣,並且被用於盆花及切花生產。其中盆花以銀葉桉的「藍寶貝」及加寧桉的「藍冰」因細緻的株形及葉態,較受到青睞;切花則以產量高的銀葉桉「銀世界」及多花桉(大圓葉)為主。
因為盆花栽培較易達到環境控制,因此即使台灣高溫炎熱的夏季,也能夠順利生產尤加利盆花。至於切花生產則利用夏季山區以及冬季平地的調配模式,終年都可供應切花。
可終年供貨的情況下,尤加利已逐漸成為台灣花卉產業中經常性的產品之一。也讓我們消費者在花卉市場上又多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囉!





 
Share: